首 页 关于标委会 标委会动态 政策法规 归口标准 专家专访 标准制修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材料研究所
邮  编:100013
电  话:010-64517275   64517940   84286522
传  真:010-84276512
E-mail:sac_tc458@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标委会动态>>正文

寻找中国建筑精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2014-12-31 14:42:27   浏览次数:756次
2011-9-16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家—— 程泰宁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一座座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如何延续并创新本土建筑特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20年来,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高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奇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千城一面”与中国特色的缺失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

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
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

“千城一面”和文化特色的缺失,反映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破旧有余立新不足”,在中国现代文化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失语。以建筑领域的创作来看,多年来西方流行什么,中国也流行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其典型表现是所谓“欧陆风”)早已走红中国;当下,解构“超三维”又成为一种“时髦”,盖里、扎哈成了一部分人的“偶像”——在建筑创作中以他人之新为新,已成为一种惯性思维,令人感叹和无奈。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自觉和自信。尽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文化界包括建筑界谈“中国特色”的人多了起来,但依然是赶时髦者众,认真思考者少。什么是“中国元素”、“中国特色”在很多人心里仍然是一个疑问——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封闭保守的这种认识,经常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路在何方”?至少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此外,行政的过分介入和商业的不良导向,使不少建筑师一直在看他人脸色做设计。同质化的文化导向和低俗的审美趣味,也使得一些有创见的中国建筑师在创作中步履艰难,他们的“中国探索”很难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就如丹纳在他那本著名的《艺术哲学》中所说, “群众的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了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
要改变目前这种由评价标准同质化所带来的“千城一面”,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缺失的现状,既需要中国建筑师的自觉、自强,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相关领导部门的关注和反思。

建筑创新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与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因此,对中西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文化观,对建筑创作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动态地、全面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质。从中国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中虽有“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封闭保守的一面,但它更是一个多元走向、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在悠长的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为丰富、极具活力的哲学思想,至今仍闪现智慧的火花,给全世界的科技与文艺创新以重要启迪。日本首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汤川秀树曾在《创造力与直觉》一书中,专门论述了东方思维——直觉,对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并以很大篇幅阐述庄子思想对他研究的重大影响。我也常说:现在很多人欣赏西方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其实我们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创造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2000多年前庄子《逍遥游》中所表现出来的天马行空般的创造性思维,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历史上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我们调整心态,积极在现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就可以找到过去未曾发现的闪光点,为构建新的中国建筑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消极的一面,低估以致否定其文化价值是片面的,也是不明智的。
反观西方,“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西方现代文化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化的走向。但近两三百年来,西方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对于世界文化的未来,很多学者都认识到:尽管世界是“平”的,但文化的差异性总会存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日益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要求,也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可以说,当前东西方文化正在重构,我们在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和未来,才有可能走出评价标准同质化、西方化的怪圈,使我们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这正是我们探索中国现代建筑创新的思想基础。

建筑创新的思想准备
澄清几个思想误区

立足本土,进行跨文化的对话,这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做到这一点,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要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解读传统。对于包括中国建筑师在内的很多人来说,传统与现代,似乎是一对难解的结。在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已成为我们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困扰。其实,从根本上说,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就已升华为一种新文化。现代中国文化源自传统,又不同于传统。以建筑论,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地讲传统,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要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西方现代建筑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多样化的综合体,有益的经验和思想常常包含在与时下流行者似乎完全相反的流派之中。因此,把流行一时的流派看成是西方建筑的全部,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创作。更要看到,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出现了一种从追求本原,逐步转而追求“图象化”的倾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艺术中的反理性思潮盛行,有些艺术家就认为“只有作品的形式引起人们的惊奇时,艺术才有生命力”,“破坏性即创造性、现代性”——对于此类哲学和美学观点对当今西方建筑,以及对目前中国建筑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建筑不是纯艺术,一味强调 “视觉冲击”而忽视建筑本体,建筑就会沦为布景或装置艺术,从而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
传统≠中国,现代≠西方。中国建筑的未来在“前方”,而不在“西方”或“后方”。我们的目标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我国有不少建筑师已经从不同方向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应该重视。
当前,一波新的城镇化建设高潮或许即将到来。如果说,我们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已经留下了“千城一面”和中国文化特色缺失的遗憾,那么,在新一波建设高潮中是否应该去弥补这一遗憾呢?要知道,建筑不是时装,时装可以在流行过后被丢弃,而建筑一旦建成,就将存留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我们的后代将会从这些建筑中了解21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难道能够继续以那些从西方引进、模仿而来的建筑,去表达新世纪中国的历史文化吗?面对历史,我们都需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分享到:

友情联接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座(老主楼)18层 电话:010-6609 5259 010-57185393
公司邮箱:minzuyiyao007@163.com 传真:010-6609 5273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13008857号-1 技术支持:智砚传播